Thursday, August 24, 2006

突發性耳聾病人的頸總動脈及椎動脈血流

題目:Blood flow in common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ies in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突發性耳聾病人的頸總動脈及椎動脈血流)
著者:Ohinata Y, Makimoto K, Kawakami M, Haginomori SI, Araki
M, Takahashi H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Seiseikai Hospital and Osaka Medical College, Osaka, Japan)
出處: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1997;106:27-32.
內容: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是治療突發性耳聾(SD)經常採用的方法之一。耳蝸內部有明顯的交感神經分布,所以使用頸部星狀交感神經節阻斷術(SGB)來治療SD是合理的作法。目前並無測量病人耳蝸血流的好方法,但是以不具侵襲性的超音波杜卜勒檢查法來測量頸部大血管(包括兩側頸總動脈CCA及椎動脈VA)的血流則是可行。本研究之目的是想知道究竟SD病人其同側頸部大血管血流是否減少?而這些大血管之血流在病人施行SGB後有否改善?SD病人14名,全為男性;正常人70名,男女各半。兩組年齡約在20至70之間。聽力則以250,500,1000,2000,及4000 Hz等5個頻率的平均值來表示。結果為:1) 病變側CCA與VA之血流量較正常側少,但不具統計學意義。2) 聽力損失在50dB以內者與50dB以上者比較,CCA與VA血流量有統計學差異。即聽力損失較多者,血流量較低。3) CCA與VA血流量的高低,與血液粘度無相關性。4) 在施行SGB(每日1次,連續6天)後,VA與CCA之血流量會增加(9例中之6例)。
評論:可惜病人只有14名,要作統計學檢驗實在是勉強點。又本研究在正常人中發現左側大血管之血流量較右側為大,所以兩側要比較也是有點困難。平均聽力的計算包括4000 Hz,老人家高頻本來就較差,或許年齡才是血流量較低的原因。這些病人在施行SGB時有同時使用藥物,而同一個人血流的測量,是否會因時間之不同(差一個星期)而產生差異,也是值得吹毛求疵的。
摘錄者:林凱南
題目:Arterial dissection of the vertebrobasilar systems: A possible cause of acut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椎骨腦底動脈系統之管壁剝離可能是急性感覺神經性聽力障礙的一個原因)
著者:Nagahata M, Hosoya T, Fuse T, Aoyagi M, Yamaguchi K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nd Otolaryngology, Yamagat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Japan)
出處:Am J Otol 1997;18:32-38.
內容:急性感覺神經性聽力障礙常在數小時或數日之中發生,程度上也輕重不一。雖然病因不易查明,但多半不離下列幾種:病毒感染,自体免疫,血管或血循異常,聽神經瘤,外淋巴廔等。因為要排除聽神經瘤的可能,磁共振攝影(MRI)常被使用。本文著者回顧37例病人的MRI,發現3例的椎骨腦底動脈有疑似管壁剝離(dissection)的現象。其中2例的椎骨動脈攝影有同樣發現。病人均為女性,年齡分別為74,63及69。3例均有高血壓,有2例患有糖尿病,其中1例在10年前有過腦梗塞。1例病人伴隨頭暈及小腦病徵,另1例則有頭痛現象。3名病人經過治療後聽力均有改善。MRI的發現為:2例有老人常見的小窩狀(lacunar)腦梗塞,1例有小腦梗塞;3例的椎骨及/或腦底動脈可見“雙腔”(double lumen)。血管攝影則顯現椎骨腦底動脈之段性(segmental)狹窄、假腔、線徵(string sign)、不規則管壁、靜脈相顯影劑留存過久和前下小腦動脈近端的狹窄。
評論:椎骨腦底剝離性動脈瘤常會破裂而續發蜘蛛膜下出血,但也有會自行痊癒的良性病例。後者可能更多,卻因易被忽略而不知,這3個病例可能就是。我們在看MRI時,除了內耳、內聽道及CP angle外,應多注意這些血管。另外,本人最近經歷一個multiple sclerosis以急性感覺神經性聽障為初發症狀的病例。所以看MRI片時,腦室附近的變化也應注意。
摘錄者:林凱南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