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4, 2006

耳鼻喉科雜誌的實證醫學

題目: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Otolaryngology Journals
()
著者:Bentsianov BL, Boruk M, Rosenfeld RM(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 and The Long Island College Hospital)
出處: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2;126:371-376.
內容:在耳鼻喉科這個學門裏,臨床研究提供醫師在疾病治療的決策上很大的助益。從1969至1989這段期間內,主要的雜誌中大約有77%左右的文章與臨床研究有關,且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和這個趨勢與時俱進的就是大家漸漸形成一個共識:臨床工作者在決定治療策略時,若需依據研究結果應該依據 1) 隨機取樣且有對照組的臨床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以及2) 前瞻性(prospective)的研究。這兩個觀點也是目前大家熱衷提倡的「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精神。當然專家的臨床經驗與病人的反應也是重要的「證據」。但專家的主觀看法太多且內容各異,也少有人能經由經驗的辯論或討論獲得結論,而且真正RCTs的研究畢竟不多,故要經由EBM的方式來得到最佳治療的努力仍需加強。本文的著者從1999年刊行的4本重要的雜誌:Annals of Otology, Rhinology, and Laryngology;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Laryngoscope;及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之中找出1) 臨床的,2) 有建議內科或外科治療方式的論文,然後以諸種EBM的觀點來分析它們的品質,特別是論文中提到的證據之「證據力」。總共1019篇論文,72%(737)屬於臨床研究,而36%(268)有提到「治療的建議」。研究材料中之病人數,中數為27人。只有38%的研究是planned research,其餘都是chart review或例行病人照護。只有22%的研究有內部對照組或比較組。研究的結果屬於正面的(推薦治療方式)其論文總數為負面的20倍之多。然而,此種正面結果的研究缺乏內部對照組的情形較負面結果的研究嚴重,兩者相差69%。而且正面結果的研究結果在數字上常不列出信賴區間,其程度高出負面結果者差達96%。除此之外,負面結果的研究比正面結果的研究較合乎EBM觀點。而治療方法為內科者之研究方法也比外科者較合乎EBM的精神 ¾ 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外科手術基於道德的因素不能隨機施行並預設對照組。不過著者認為以外科為治療方法的研究不妨在事先設計作出小群体(cohort)或有結果(outcomes)評估,有內部對照組的統計研究,也就是所謂的protocol-driven outcome research,則其可信度也會提升。
註:目前有關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話,記錄如下:EBM encourages the explicit, judicious, and conscientious use of current best evidence from medical research in reaching decisions about the care of individual patients.
摘錄者:林凱南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