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4, 2006

為何日本人耳硬化症的盛行率低

題 目:Why Is Otosclerosis of Low Prevalence in Japanese?
(為何日本人耳硬化症的盛行率低?)
著 者:Ohtani I, Baba Y, Suzuki T, Suzuki C, Kano M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Fukushima Medical University, Fukushima, Japan)
出 處:Otol Neurotol 24:377-381, 2003.
內 容:耳硬化症的盛行率在不同種族間之差異甚大。以高加索人而言,耳硬化症是造成聽障的常因,但在其他種族則非如此。著者觀察福島醫科大學顳骨實驗室中無作特別選擇之507名5歲以上的日本人顳骨切片,總計1011個顳骨,研究其耳硬化症病變存在的比率,病變的細胞活性、位置,並且用電腦軟体去計算病變的体積。結果顯示:507個人的顳骨中,僅10個人有耳硬化症的病巢(foci),比率為2.56 %。若以1011個顳骨而言來算,則僅15塊(1.48 %)有此病巢。性別不具統計學意義。總共18個foci中,「卵圓窗前方」有7個(38.9 %),「半規管附近」有5個(27.8 %),「耳蝸壁」3個(16.7 %),其他為「圓窗窩」,「岩部」及「內聽道骨壁」各1(5.6 %)。位於卵圓窗前方的foci,無一例向後延伸至鐙骨前庭的連結(stapediovestibular articulation)。位於內耳的foci,也無一例有侵犯到耳蝸迷路的內骨膜(endosteum)。病變的細胞活性的判斷,依據Schuknecht及Barber(Laryngoscope 1985;95:1307-1317)的方法,分為活性與非活性兩種。活性認定上相當主觀,即較多的非骨組織,非骨質區細胞數目增加,有造骨及破骨細胞,HE染色偏酸性(acidophilic),鄰近的中耳腔黏膜血管增生及纖維化增加。著者依此根據觀察,發現15耳中,5耳(33.3 %)具細胞活性。至於病巢的体積,僅觀察「卵圓窗前方」的7耳,体積為0.078mm3至4.023mm3,但7耳中5耳是少於0.8mm3。
著者引用其他歐美學者的報告來作對照,以解釋為何日本人耳硬化症的盛行率低。
1. 歐美的報告中,在顳骨實驗室整理出來的資料,包含造成鐙骨固著者,耳硬化症的比例約為10 %。而Schuknecht與Barber發表的數據,他們的1330的顳骨中164耳(12.3 %)有耳硬化病巢,其中123(9.2 %)耳為有症狀者(stapes fixation),41(3.1 %)為無症狀者(histologic otosclerosis)。Histologic cases反比clinical cases還少,是否意味著顳骨的收集並非無選擇性的。倒是無症狀的histologic otosclerosis在顳骨所占的%,與日本人接近。
2. 著者認為病變細胞活性低,「卵圓窗前方」病巢的比率低以及病巢的体積特別小是日本人耳硬化症盛行率低的原因。
感 想:以一個縣立醫科大學實驗室的顳骨所見推論為「日本人」如何如何,以日本無大量移民歷史及種族單純而言,應無不可。像美國,中國等人口眾多,人種複雜的國家,一個地區或醫院的data,也不會有人用「美國人」「中國人」如何如何來作題目。就台灣而言,除非涵蓋的範圍夠普遍或有朝一日族群融合非常充分,也無大量外來移民,否則使用「台灣人」如何如何來作題目個人也覺得不妥當。但若以在台灣某醫院所做的研究,使用「中國人」如何如何來作題目,那就十分離譜了。
摘錄者:林凱南
題 目:Is It Worthwhile to Attempt Hearing Preservation in Larger Acoustic Neuromas?(對較大的聽神經瘤採聽力保留手術是否值得?)
著 者:Yates PD, Jackler RK, Satar B, Pitts LH, Oghalai JS(Departments`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and Neurologic Surge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出 處:Otol Neurotol 24:460-464;2003.
內 容:聽神經瘤手術的3種方法,包括「經迷路」「乙狀竇後」與「經中顱腔」,僅後2者具保留聽力的可能。「經中顱腔」對小型(CP angle內小於10 mm)腫瘤有不錯(60 %)的聽力保留功能;但對較大的聽神經瘤,卻需依賴毛病(morbidity)比較多的「乙狀竇後」的方式。然而究竟「乙狀竇後」的手術,對CP angle內大於15 mm的聽神經瘤的聽力保留,能夠達到何種程度,值得探討,因為它可以作為術前提供病人參考做選擇的依據。著者等回顧63例大於15 mm,接受「乙狀竇後」手術的聽神經瘤病例。在同期間,著者等也做「經迷路」手術法若仍有聽力但腫瘤占滿fundus(內聽道最外側)或已造成porus(內聽道最內側)的擴大,或病人自己希望,即予施行「經迷路」手術所以這63例乃是著者等篩選過,覺得適合施行「乙狀竇後」手術的病例。結果顯示:全數63例中,僅6.3 %(4/63)保留好的聽力(AAOHNS分類A級及B級)。15-19 mm的17例中,僅3例(17.6 %)保留A B級的聽力;20-24 mm的23例中,僅1例(4.3 %)保留A B級的聽力;大於25 mm的23例中,無一例保留聽力。
評 論:目前對於「乙狀竇後」與「經迷路」兩種方法的比較,不少人認為差異僅在聽力的保留與否,對於術後的頭痛症狀,前者的可能性也確定是比較高,而後者無須將小腦移動壓迫也是一種相當大的好處。關於morbidity這個常用字的中文翻譯,實在很傷腦筋,高氏醫學字典翻成「病率」,道氏醫學辭典翻成「發病」「成病」,不過若翻成「毛病」,不但語意更接近,語音也是,諸位以為然否?
摘錄者:林凱南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