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下小腦動脈症候群3例報告
題目: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Syndrome;A Report of 3 Cases
(前下小腦動脈症候群3例報告)
著者:Taki M, Yamamichi I, Hasegawa T, Nakano H, Yamamoto S, Suzuki T, Hisa Y, Murakami M (Omihachiman City Hospital, Nantan General Hospital, Kyoto Prefectural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Kyoto City Hospital)
出處:耳鼻臨床 2003;96:489-498.
內容:第1例為67歲女性,有高脂血症,2000年1月10日因急性迴轉性的眩暈發作而急診。因點滴治療情況未改善而住院。初步檢查有右向水平注視眼振,而病人並未有自覺聽障及耳鳴。頭部的CT亦無異常。隔日比較不暈可以起來坐並接受聽檢。不料卻發現左側有76.7 dB之感覺神經性聽障。在突發性耳聾之診斷下,給予steroid, B12, ATP, Alinamin等的點滴。1月14日聽力改善到48.8 dB,且眼振亦改善,故於1月18日出院,繼續在門診接受prostaglandin E1的治療。1月24日發現病人出現方向相反的眼振而MRI檢查發現左中小腦腳有T1弱而T2強的圓形病變,而MRA發現左側椎骨動脈狹窄,病人1月31日再度入院。入院後發現病人的血液中TG高達511 mg/dl而T-CHO 236 mg/dl。遂針對腦梗塞與高血脂治療。於2月15日再度施行MRI檢查,前述的梗塞像已減弱且左耳聽力進步到37.5 dB,與右耳相差不多。第2例為53歲女性,有高血壓及高脂血症。2000年10月19日因持續性的右後頭痛及搖晃感而來急診。CT顯示右小腦半球低訊號疑梗塞而住進神內。住院第5天因右側耳鳴與聽力障礙而照會ENT。聽檢顯示右耳聽閾51 dB,左耳16.3 dB。眼振檢查發現有非注視下之水平迴旋混合性眼振。本例之MRI亦出現右中小腦腳及右小腦半球兩處出現T1弱T2強的梗塞像。MRA則無血管狹窄。病人接受steroid及其他針對突發性耳聾及高血壓高血脂(TG 260)的藥物治療而於11月3日出院。11月14日的聽檢,右耳改善到15 dB。第3例為58歲男性,2001年8月25日突然頭痛且劇烈的迴轉性眩暈、嘔吐而急診。CT並未發現異常,但病人有右側聽障,而被疑為梅尼爾氏病急性發作入院。檢查發現眼球右上轉有障礙,指鼻試驗異常,需他人扶著才能走,且有wide base現象。TG, T-CHO均正常。右側聽力scale out,左側17.5 dB。MRI發現從右側中小腦腳至小腦半球大片的T1弱T2強的梗塞像。MRA也無異常。除了治療梗塞與腦水腫以外,亦以steroid治療聽障。之後病人出院作復健。12月25日聽檢右耳聽力改善至55 dB。眼球運動障礙消失,指鼻試驗正常。眼振圖檢查亦有大幅改善。著者認為某些AICA syndrome頗難與突發性耳聾區分。如這3個病例,聽力均在治療之後改善,而又有MRI上的腦梗塞的證據,值得大家在治療突發性耳聾時參考。
評論:內耳動脈是AICA的一個分支,本支發生循環障礙時,其分支的末梢更易受到影響,所以AICA syndrome出現的聽障及眩暈可能是末梢性的。
摘錄者:林凱南
(前下小腦動脈症候群3例報告)
著者:Taki M, Yamamichi I, Hasegawa T, Nakano H, Yamamoto S, Suzuki T, Hisa Y, Murakami M (Omihachiman City Hospital, Nantan General Hospital, Kyoto Prefectural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Kyoto City Hospital)
出處:耳鼻臨床 2003;96:489-498.
內容:第1例為67歲女性,有高脂血症,2000年1月10日因急性迴轉性的眩暈發作而急診。因點滴治療情況未改善而住院。初步檢查有右向水平注視眼振,而病人並未有自覺聽障及耳鳴。頭部的CT亦無異常。隔日比較不暈可以起來坐並接受聽檢。不料卻發現左側有76.7 dB之感覺神經性聽障。在突發性耳聾之診斷下,給予steroid, B12, ATP, Alinamin等的點滴。1月14日聽力改善到48.8 dB,且眼振亦改善,故於1月18日出院,繼續在門診接受prostaglandin E1的治療。1月24日發現病人出現方向相反的眼振而MRI檢查發現左中小腦腳有T1弱而T2強的圓形病變,而MRA發現左側椎骨動脈狹窄,病人1月31日再度入院。入院後發現病人的血液中TG高達511 mg/dl而T-CHO 236 mg/dl。遂針對腦梗塞與高血脂治療。於2月15日再度施行MRI檢查,前述的梗塞像已減弱且左耳聽力進步到37.5 dB,與右耳相差不多。第2例為53歲女性,有高血壓及高脂血症。2000年10月19日因持續性的右後頭痛及搖晃感而來急診。CT顯示右小腦半球低訊號疑梗塞而住進神內。住院第5天因右側耳鳴與聽力障礙而照會ENT。聽檢顯示右耳聽閾51 dB,左耳16.3 dB。眼振檢查發現有非注視下之水平迴旋混合性眼振。本例之MRI亦出現右中小腦腳及右小腦半球兩處出現T1弱T2強的梗塞像。MRA則無血管狹窄。病人接受steroid及其他針對突發性耳聾及高血壓高血脂(TG 260)的藥物治療而於11月3日出院。11月14日的聽檢,右耳改善到15 dB。第3例為58歲男性,2001年8月25日突然頭痛且劇烈的迴轉性眩暈、嘔吐而急診。CT並未發現異常,但病人有右側聽障,而被疑為梅尼爾氏病急性發作入院。檢查發現眼球右上轉有障礙,指鼻試驗異常,需他人扶著才能走,且有wide base現象。TG, T-CHO均正常。右側聽力scale out,左側17.5 dB。MRI發現從右側中小腦腳至小腦半球大片的T1弱T2強的梗塞像。MRA也無異常。除了治療梗塞與腦水腫以外,亦以steroid治療聽障。之後病人出院作復健。12月25日聽檢右耳聽力改善至55 dB。眼球運動障礙消失,指鼻試驗正常。眼振圖檢查亦有大幅改善。著者認為某些AICA syndrome頗難與突發性耳聾區分。如這3個病例,聽力均在治療之後改善,而又有MRI上的腦梗塞的證據,值得大家在治療突發性耳聾時參考。
評論:內耳動脈是AICA的一個分支,本支發生循環障礙時,其分支的末梢更易受到影響,所以AICA syndrome出現的聽障及眩暈可能是末梢性的。
摘錄者:林凱南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